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一般心理健康量表(GHQ-12)

所属图书: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4)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广州青少年心理抗逆能力研究

一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的研究结论中明确表明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急速加剧,国民心理压力大大增加,群众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其中,作为全社会的关注重点——学生群体,面临着学业、就业等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且呈低龄趋势。而《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抑郁症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青少年心理健康急需社会各界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少青少年虽然遭遇挫折、困难、压力,但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受到影响。综合前人的研究发现,心理抗逆能力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心理抗逆能力也被称为心理韧性、抗挫力、复原力、心理弹性等(以下统称为“心理韧性”),本课题对青少年心理韧性的界定,主要采用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对心理韧性的定义,即从逆境、矛盾、失败甚至是积极事件中恢复常态的能力。[1]

心理健康与心理韧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心理韧性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

/21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