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由改革开放相关政策支持推动快速发展起来的典型超大移民城市,深圳当前面临独特的人口老龄化结构性压力。近年来,伴随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赋予的建设“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城市使命,深圳在着力打造都市养老服务新模式方面展开积极探索,逐步构建起涵盖基本养老保障与福利优待、机构与居家社区相协调、颐养康养相结合的现代化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一 深圳人口老龄化结构特征
普遍认为,深圳是一座相对“年轻”的城市。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相较于国内其他核心城市,目前深圳尚未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根据“七普”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深圳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数量为94.0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5.36%,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数量为56.5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量的3.22%,两项数据占比均低于国际通行的老龄化标准。得益于开发建市以来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涌入,无论是在老年人绝对数量方面,还是在老龄人口规模占比方面,深圳相对于国内其他核心城市都享有无可比拟的人口红利优势。不过,在现阶段总体老年人口供养及养老服务供给面临较小压力的同时,基于典型移民城市的特有属性,深圳人口老龄化呈现若干结构性特征,并由此构成深圳老龄事业规划发展的独特背景。
由于特有的城市人口迁移及增长历史,深圳人口年龄结构总体缺乏一个稳定的自然梯队,导致虽然当前其老龄化程度远低于国内其他核心城市,但可能出现城市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