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深圳居民网络微公益捐赠行为调查样本数据概况

所属图书:深圳社会治理与发展报告(2024)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深圳居民网络微公益捐赠行为的现状水平与群体差异分析

我国现代公益慈善事业相比国外起步较晚,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代表的传统公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公益活动形式带来了新的转机,腾讯微公益、阿里公益等开展网络微公益活动的各类平台应运而生。截至2022年,中国连续3年有超过1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其中2021年通过互联网募集善款近100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18%[1]。得益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自2017年起,中国通过互联网募集的善款在5年间从25亿元增长到近100亿元,增长了近3倍[2]。可见,网络微公益正凭借其区别于传统公益形式的优势掀起我国公益事业的新浪潮。

作为互联网公益的表现形式之一,网络微公益是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公益形式,是个人或社会组织借助社交媒体发起、管理和参与的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活动[3]。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为公益信息快速传播和公众广泛参与提供了便利。人们通过分享、转发、点赞等方式,迅速将公益信息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公益活动。网络微公益凭借互联网所具有的优点,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微公益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参与,成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尽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关于网络微公益的现状、群体特征和差异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这不仅限制了大众对网络微公益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也影响了网络微公益

/17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