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深圳宝安机场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巴基本情况

所属图书:北京交通发展报告(2020)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北京临空经济区的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策略分析报告

一 引言

(一)研究对象

本报告以北京临空经济区为立足点,以包括新机场在内的两大机场临空经济区交通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北京临空经济区的交通运输系统特殊性,结合国内外临空经济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经验教训,在理论分析和发展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北京大都市区的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重点、策略、路径等相关建议,以及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建议。

(二)概念界定

1.临空经济区

临空经济区一般定义为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影响,促使技术、资本、人口等要素资源在机场周围集聚,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曹允春、踪家峰,1999)。姜斌远从航空运输功能角度出发,认为临空经济区是由于航空运输带来的巨大效益,促使航空港周边区域开始集聚生产、贸易等生产活动,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姜斌远,2006)。曹江涛从区位优势角度切入,提出临空经济区是机场利用其区位优势吸引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经济要素,使得生产、流通、贸易等活动向机场周边地区不断集聚,最终发展起来的多功能经济区域(曹江涛,2007)。

本报告中的临空经济区包括三个层次和三个圈层,三个层次是依据行政区进行划分,微观临空经济区所在行政区为第一个层次,临空经济区所处城市为第二个层次,临空经济区所处城市群为第三个层次。三个圈层是依据地理空间进行划分,将以微观临空经济区为核心,10~15公里范围内的地区称为核心区,15~3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称为聚集区,30公里范围外的地区称为辐射区。

2.交通运输系统

/33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