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2017~2023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在全国排名

所属图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4)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是各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指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和长远之策。粤港澳大湾区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条件和广阔机遇。面向未来,大湾区将凭借“一点两地”战略新定位,发挥协同创新的独特优势,充分培育和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一 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广东科技资源丰富、科创制度完善、要素保障充足、产业基础雄厚,具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

(一)广东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成果丰硕

1.广东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在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和创新绩效等多项指标上,广东均排名第一(见表1)。2023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39%。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中基础研究投入30.5亿元,占实际支出的近40%。[1]2023年,广东省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超过4400亿元,占全国的约1/10。全省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发明专利有效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见表2)。[2]

表1 2017~2023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在全国排名
年份 综合值 指标
创新绩效 创新环境 企业创新 知识获取 知识创造
2023 1 1 2 1 1 2
2022 1 1 1 1 2 2
2021 1 1 1 1 2 2
2020 1 1 2 1 2 2
2019 1 1 1 1 3 3
2018 1 1 1 1 3 4
2017 1 1 1 1 4 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2023年)整理。
|Excel下载

表1 2017~2023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在全国排名

/15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