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际一流美丽湾区建设的主要成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列专章对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作出部署安排,提出“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规划纲要》实施五年来,大湾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安全日益增强,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全面加速,区域生态环境“共保共育”“共治共享”的格局日渐形成,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形象愈发显现。
(一)从保护到修复,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持续性巩固
1.以分区管控牵引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日益优化
在粤港澳三地共同努力下,大湾区重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大湾区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得到持续巩固。大湾区以广州、深圳、珠江西岸都市圈跨行政区的重要生态空间为重点,共同建立同保共育的都市圈生态网络,加强都市圈跨区域生态廊道、碧道、绿道及河湖水系的衔接,推进都市圈生态安全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规划纲要》实施五年来,大湾区累计建成碧道6278公里。[1]
2020年底,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珠三角九市根据该方案进一步细化形成市级生态分区管控成果。2023年,广东省陆续印发《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