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三大城市群的相关指标对比

所属图书:区域产业分工、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产业空间功能分工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启示

城市群呈现中心城市主导研发、外围城市主导加工制造的空间功能分工格局,探究此种分工格局演变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对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与“双碳”目标有重大意义。本章以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三大成熟城市群为案例,综合使用多维度数据分析,阐述产业空间功能分工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事实,指出空间功能分工深化在促进绿色发展的同时也拉大了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差距,并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空间功能分工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三大城市群发展与空间功能分工演变

学术界与政府机构对于城市群总数与其所包含城市的界定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张学良通过指标分析基于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阶段对其进行了划分,其中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被界定为“成熟型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哈长城市群、东陇海城市群、江淮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关中—天水城市群和太原城市群被界定为“发展型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以及西藏中南部城市群被界定为“形成型城市群”。考虑到不同城市群的发展时间与阶段存在差异,且中国城市群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同质化。本章将以发展最成熟且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为案例,描述这三大

/18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