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香港海关对企业的分级认证制度

所属图书: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19)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报告

本报告对2017年全球主要海运港口和空运港口的运行情况进行梳理,并重点对自由贸易港所在城市的海港和空港的表现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功能和产业发展定位的差异,对全球自由贸易港的几种主要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选择其中若干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由贸易港案例进行剖析。报告最后就新加坡、香港、迪拜等全球著名自由贸易港的监管制度进行重点分析,以期为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一 全球海运港口和空运港口运行情况

与其他类型的特殊经济区相比,自由贸易港一般都依托于良好的海港或空港优势[1]。新加坡、香港、迪拜、鹿特丹、安特卫普等全球著名自由贸易港基本都是全球或区域性的重要港口。以下从海运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海运散货吞吐量、空港货运量、空港旅客吞吐量和空港航班起落架次分析2017年全球主要港口的运行情况。

(一)全球海运港口运行分析

根据劳氏发布的《全球海运港口百强2018报告》[2],2017年全球海运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20位的港口中有8个为中国大陆的港口,分别是上海、深圳、宁波-舟山、广州、青岛、天津、厦门和大连。其中,新加坡、香港、迪拜、鹿特丹、安特卫普等全球著名自由贸易港分别列全球第2位、第5位、第9位、第11位和第13位。

从趋势上看,2017年全球百强海运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合计达到5.88亿标箱,比2016年增加了6%。全球主要自由贸易港中,新加坡和鹿特丹港实现了快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了8.9%和10.9%,明显高于全球百强的平均增长水平;而中国香港、迪拜和安特卫

/28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