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原为花县。它位于广州市北面,东通从化,西邻三水,西南连南海,北接清远,素有“省城之屏障,南北粤之咽喉”之称,历来是中原通向南粤的必经之处和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汇点。它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置,沿革虽不算长,但其建置前是南海、番禺两县之地,追溯起来亦有2000多年历史。花都,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历史而拥有相当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物遗存,其中以现存量大和保存完整的古村落最具特色。古村落是指有一定年限,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价值的村落。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古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古村落的保护刻不容缓。
2013年,花都提出打造“花都古村落”名片。为此,课题组组织开展了古村落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情况调研,对花都古村落进行了调研。
一 花都古村落的基本情况
古人建村立宅,通过对天文、地理、气候、水文、生态、景观等各种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来确定建筑的选址、方位朝向和布局,讲究依山傍水、藏风聚气,崇尚“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据炭步镇水口村《任氏族谱》载:“观其地形,左带巴江,右绕巨湖,前临江水,后枕中洞山,极山川之胜,敏天地之精,由是名曰(风)水口”,这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