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2006年 中国深圳发展报告

所属图书:2006年:中国深圳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2006年03月

和谐深圳社会创新工程

一 准确把握深圳和谐发展的突破口

200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一群特别能创新的人,抓住中国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在一个特殊的区域,依据特殊政策完成着为中国改革开放探路的特殊使命,这就是经济特区的创业史。作为一个由经济特区起步的新兴城市,通过开放与创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构筑现代经济结构成为深圳最引人注目的领域。因此,在我们赞叹深圳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时,也要看到这座城市的发展具有较典型的非均衡发展特征,表现在:城市的经济创新功能一直优先发展,迅速扩张。而深圳的其他城市功能紧随其后,逐渐充实。经济、文化、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程序和功能配置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

深圳是中国迅速完成现代化起飞阶段的先进城市之一,发展的高速度是深圳手中的一张王牌。但是,对过于迷恋速度所造成的发展风险,人们已经有了较清醒地认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不排斥高速度,但决不迷恋高速度,而是把发展的健康平衡与综合效益置于战略选择的首位。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科学、和谐的发展新模式,是深圳未来发展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新阶段深圳应主动破解的新课题。

具体来说,我们认为深圳应重点处理好未来发展中的平衡协调问题,在四个方面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

1.继续高举特区创新的旗帜,加快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城市规划调控体制创新,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及生态平衡的统筹协调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基,但在

/16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