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较为全面地了解江门市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情况,2004年课题组深入到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73份,有效问卷497份,占86.7%。其中发放给家长与子女的问卷各300份,共调查300户外来民工家庭。
一 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一)家庭贫困依然是影响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和成长的最重要因素
1.外来民工主要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西南部地区
随着江门市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外来民工参与到江门市经济建设中。据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04年6月30日,江门市共有外来民工539340人。
根据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外来民工子女来江门读书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广西、重庆、贵州、四川、湖北。此外,省内其他地方来江门读书的外来民工子女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外来民工还是举家而来的。因此,这也就带来了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
2.外来民工家庭经济水平低下限制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
表1反映的是外来民工的文化程度与家庭月收入之间的联系。
表1 外来民工的文化程度与家庭月收入的关系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江门市外来民工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属于初中及以下水平。一般说来,贫困发生率与文化程度成反比关系,即文化程度越低,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表1所显示的结果与此也大体一致。外来民工家庭月收入在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