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就是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开展社区自治和社区党建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城市社区自治和社区党建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一 增城市城镇社区的类型与基本特征
本文主要调研的是增城市的城镇社区,即增城市各镇、街社区。
(一)增城市城镇社区基本情况
增城市目前共有37个城镇社区(见表1),社区辖区面积48.38平方公里。社区共有党员891人,社区总人口为259312人,社区常住人口为210068人。较少人数的石滩镇沙庄社区只有455人,新塘镇渔村社区也只有576人;人数最多的荔城街西园社区21190人。本课题组对增城市城镇社区人口规模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
增城市有36个社区党支部。2008年,城镇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后,共有党委委员120人,社区居委委员173人(见表2),其中,社区“两委”交叉任职数49人,书记、主任“一肩挑”23人。
表1 增城市城镇社区基本情况
表2 增城市城镇社区“两委”干部构成情况
(二)增城市城镇社区的特征分析
增城市城镇社区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街道型社区、集(墟)镇社区、发展型社区、现代物业型社区(见表3)。现将各种类型社区的基本特征归纳如下。
1.街道型社区的基本特征
一是功能区域界限较清晰;二是人口集中、异质性强且流动性较强,其邻里关系乃至社区的结构特征与文化特征呈现多样性;三是以商业服务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