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产品出口竞争力反映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也反映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广东外贸出口增速从2005年开始下降,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这种下滑趋势,2009年广东外贸出口增速为-11.13%。这是否说明广东的比较优势在弱化?而从2010年开始,出口增速有所回升,这又是否说明广东的比较优势在增强?本报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测算广东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展示广东各类产品或产业比较优势的变化,为广东产业选择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发挥产业优势提供依据。
一 出口产品结构和国际竞争力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出口产品分类及构成
产品结构是指产品构成关系,按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形成不同的分类体系。一般而言,按照产品的用途把产品分为生产投入品和消费品。按照产业分工次序把产品分为第一产业产品、第二产业产品和第三产业产品。按照产品生产过程把商品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三大类。联合国为了便于统计和对各国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和颁布了一个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基于商品的自然属性并按照加工程度由低级到高级编排,共分10个部门67大类。世界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了“商品名称与编码协调制度”分类体系(HS),由22个部门和分类代码体系构成[1]。
本报告为了分析出口结构的演变趋势,根据产品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投入状况,将产品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