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农民工理想婚龄回归分析结果

所属图书: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生育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个体网络对农民工的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影响

在明确流动后农民工的婚姻讨论网络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深圳农民工调查数据,本章首先对农民工的婚姻观念与行为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构建了农民工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分析框架,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实证分析农民工的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本章的内容包括:第一节,主要对农民工的婚姻观念与行为的特征进行分析,明确流动前后农民工的婚姻观念与行为现状;第二节,建立分析框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统计模型,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农民工的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总结本章的研究结果,分析并讨论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婚姻观念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和相应假设的验证情况。

第一节 婚姻观念与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 婚姻观念

利用深圳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流动前后婚姻观念的态势,主要包括农民工对理想配偶、理想婚龄、未婚先孕和婚外恋的态度。

(一)理想配偶

表8-1提供了农民工择偶标准的分析结果。

表8-1 农民工的择偶标准

表8-1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民工希望自己的配偶是家乡人,尤其选择有打工经历的家乡人者最多,占总数的57.0%,次之是从未打工的家乡人,占总数的17.6%,只有5.3%和8.1%的农民工希望自己的理想配偶是有打工经历的外乡人和当地市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工与当地人和外乡人的社会融合较差,和自己有相同背景的家乡人更能带给农民工良好的交流和心理的安全感。从性别视角看,男性和女性农民工的理想配偶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家乡人来说,约62.4%的女性希望自己的理

/30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