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200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

所属图书: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2008)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洋浦保税区:特区中的特区海南洋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海南洋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引言

自中国第四个保税区落户海南洋浦,洋浦的发展可谓大起大落,用洋浦人自己的话说,这里是“风风雨雨几年,热热闹闹几年,冷冷清清又几年”。洋浦的确有点“生不逢时”。1988年提出意向后就卷入了一场四年的意识形态的风波,1989年3月,5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七届二次大会上联合发言,公开指称“洋浦模式”是将大片国土送给外国人的新“国耻”,“何异引狼入室”,斥之为“出卖主权”、“丧权辱国”。随即,123名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递交了提案,在国内外激起强烈反响。直至1989年4月28日,邓小平在海南的报告上作出了改变洋浦命运的批示:“我最近了解情况后,认为海南省委的决策是正确的。机会难得,不宜拖延,但须向党外不同意者说清楚,手续要迅速周全。”这场争论才被平息。1992年起步的洋浦,花3年时间完成基本建设,却又迎头撞上国内的治理整顿、银根紧缩,随后的1997年,又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

就在洋浦陷入最困难的时候,海南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洋浦开发主体资格的调整,理顺了各种关系,山穷水尽的洋浦再度迎来了柳暗花明,洋浦成为保税港区,更是为洋浦的发展带来了转机。洋浦开发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的主要领导几乎都到过洋浦考察,对加速洋浦开发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李鹏同志明确了洋浦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要地位并在海口对洋浦经济开发区题词“以工业项目带动洋浦开发,以洋浦开发带动海南经济”;[1]朱镕基总理早在1993年对洋浦开发作过针对性极强的指示。海南省政

/13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