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务院2008年底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部署,广东省提出要发展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其中广佛肇经济圈的经济总量最大、发展空间最广阔、产业结构最为互补、产业协作互动频繁。在“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精神的引领下,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协作有序推进,有望成为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典范,三大经济圈社会发展指标见表1所示。
表1 三大经济圈社会发展指标情况(2010年)
一 广佛肇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协作推进情况
(一)广佛肇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是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每年上1个千亿元台阶,2010年突破1万亿元,2011年保持全国第3位;佛山GDP五年跨4个千亿元大关,2011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2位;肇庆2010年GDP突破千亿元大关,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4.7%。二是工业规模不断增大。2011年,佛山、广州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前六位,肇庆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9%,增速位列珠三角第一。三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广州坚持产业高端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04∶38.95∶59.01调整为2011年的1.65∶36.84∶61.51,第三产业占本市GDP比重自2009年起已超过60%,以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现代物流等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特征凸显;佛山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