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数读湾区

国内外部分湾区空间规划重点

所属图书:湾区经济:探索与实践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湾区经济空间形态

湾区经济空间形态大致经历了以海洋渔业为主导的原生态型湾区空间形态、以临港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型湾区形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都市圈型湾区形态等阶段。湾区经济空间形态包括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与生态等方面的空间布局形态,既是湾区经济活动空间结果的呈现,也引导着湾区经济的集聚和扩散。

第一节 拥湾抱海空间形态

湾区拥有其他都市圈或城市群所不具备的“向海发展”的空间形态,城市间的行政边界逐步模糊。湾区环湾抱海的地理结构,使得区域次第相连,呈现半环状特征,城市间接壤或隔海相望,相互接壤的城市可构成通勤都会区。通过跨海大桥、隧道等,隔海相望的城市也可变成近邻。由于带状或环状的地理布局,港口城市辐射能力随距离而较快降低,由此会产生一个以上的基于港口发展而成的中心城市,通过交通、信息网络使区域城市之间更易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 湾区向海空间形象构建

湾区“拥湾抱海”的独特特征,促使湾区经济布局首先是临海经济空间布局,形成滨海生产生活空间、湾区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观和人造环境景观的有机融合。湾区之所以更易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湾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突出的生态环境容量、优美的滨水景观资源是其重要成因。

(一)湾区向海生活空间构造

海湾空间的环抱和半环抱形态使中小尺度的湾区内居民较易产生强烈的湾区空间归属感,湾区开放空间和路网结构对湾区亲水性、可达性十分重要。“纽约等湾区的滨海空间,都是

/15页

最新报告

更多>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