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珠海经济特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克服了外贸连续第二年较大幅度下滑等各种困难,总体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工业经济筑底趋稳,民营经济投资持续活跃,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50%,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横琴新区兴起开发投资热潮,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本报告建议,珠海经济特区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规模战略上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制度创新进一步释放横琴新区发展活力,提升银行信贷支持珠海实体经济的力度。
一 珠海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运行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财政状况良好
2016年,珠海经济特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26.37亿元,同比增长8.5%,比全省GDP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GDP增速连续2年排在珠三角地区第一位之后居第二位。
2016年,珠海经济特区人均GDP同比增长7.8%,达13.45万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2.02万美元,是广东省人均GDP的1.85倍,继续排在广东省第三位,仅略低于广州市和深圳市(见图2)。
2016年,珠海经济特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增速比上年回落4.8个百分点,但比广东省和全国增速分别高出2.1个和7.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16亿元,增长7.2%,增速比上年大幅回落32个百分点。收支相抵,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124.79亿元,比上年多5.98亿元。
图1 2008~2016年珠海经济特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规模及增速
图2 广东省人均GDP前五位城市对比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