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社会救助
宁夏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情况

所属图书:生态移民与发展转型

出版日期:2013年06月

宁夏生态移民的历史与现状

千百年来,宁夏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开发史,移民开发作为一股持久的动力,推动着宁夏的历史不断发展前进。秦汉时期,军事移民的盛行有效抵御了外族的入侵;唐宋时期,党项民族的两次内迁最终成就了强大的西夏王朝;元代,大规模政策性移民迁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开发;清代,政治引发的强制性移民奠定了今日宁夏地区回族的分布格局。时过境迁,移民的背景、形式和目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在宁夏,移民开发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话题,仍然散发着经久不衰的活力。

第一节 生态移民开发的历程

自1983年至今,宁夏移民实现了由单纯的扶贫移民向扶贫与生态修复并重的转变。以移民目标的转变为标志,宁夏的移民开发由吊庄移民阶段步入了新的历程——生态移民阶段。

一 吊庄移民目标与类型

1982年,国务院决定开始实施“三西”农业建设项目,以根本解决甘肃、宁夏两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1983年9月,“三西”地区农业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提出“有水路走水路,有旱路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的方针。根据这一扶贫方针,宁夏政府制定了“兴河套之利,济西海固之贫”的策略,动员宁夏南部山区资源相对贫乏、生存空间狭小、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群众,搬迁到资源更为丰富的、有灌溉条件的荒地上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自此,宁夏扶贫工作实现了由救助式向开发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

“吊庄”又称为“拉吊庄”,是晚清、民国时期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黄土高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