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报告作者:田鹏颖 武雯婧
  • 报告字数:31107 字
  • 报告页数:35 页
  • 所属图书: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与人类命运...
  • 图书作者:田鹏颖 武雯婧
  • 出版日期:2018年08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1516年,英国人莫尔发表的《乌托邦》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开启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规划和设想。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通往美好未来的路线日渐清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它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途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苏联的影响下,世界上成立了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1991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世界社会主义跌入低谷,西方国家在“不战而胜”的喜悦中得出了“历史终结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奏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华彩乐章。中国用自身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并没有终结,马克思主义正跨越时空,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展示出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世界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使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共同建设未来美好社会,共同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作者简介

田鹏颖: 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概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标兵人物”。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共辽宁省委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 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和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0 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0 篇 ,出版学术专著23 部。

武雯婧: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参与撰写书籍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曾获国家奖学金和东北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