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调整之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开始,短短十几年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2015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当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的在学规模已经达到了3647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共计64.51万人,其中,博士生7.44万人,硕士生57.06万人。在校研究生人数高达191.14万人,高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40%,远超过马丁·特罗所提出的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最低标准,我国正式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参与高等...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调整之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程开始,短短十几年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2015年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当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的在学规模已经达到了3647万人。研究生招生人数共计64.51万人,其中,博士生7.44万人,硕士生57.06万人。在校研究生人数高达191.14万人,高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40%,远超过马丁·特罗所提出的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最低标准,我国正式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参与高等教育过程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显著标志之一。首先,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比例逐步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女大学生比例迅速增加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新变化。从2007年至2015年,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中“女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显示,从普高至博士,各学段女生比例都在上升。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本科阶段,这8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女生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2007~2015年分别为:47.36%、48.15%、48.89%、49.68%、50.4%、51.03%、51.78%、52.46%,这表明,当前,大
<<
>>
作者简介
郑新蓉: 郑新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晓伟: 武晓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