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行业迎来了信息化的挑战,尤其是中医药现代化行业,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药法律的保障、政府投入和目标激励、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等新的机遇,使我国中医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利用率正逐步提高,但中医药事业自身面临各种问题、“精准医疗”技术与创新有待突破、“精准医疗”受到支付能力的限制、与大数据融合较为初级等,都是中医药“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因此,思考互联网时代的中医药发展,特别是“精准医疗...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行业迎来了信息化的挑战,尤其是中医药现代化行业,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药法律的保障、政府投入和目标激励、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等新的机遇,使我国中医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利用率正逐步提高,但中医药事业自身面临各种问题、“精准医疗”技术与创新有待突破、“精准医疗”受到支付能力的限制、与大数据融合较为初级等,都是中医药“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因此,思考互联网时代的中医药发展,特别是“精准医疗”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应当首先从中医药的标准化入手,创建“互联网中医与精准医疗”模式,合理利用中医医案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中医个体化诊疗和“治未病”等优势,以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为保护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
<<
>>
作者简介
陈晓东: 陈晓东,硕士,现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互联网+名中医”网络医疗、名医经验整理、中医现代化教育
刘洋: 刘洋,博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研究
赖秋华: 赖秋华,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医疗信息化、医学教育
李宛泽: 李宛泽,博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文献信息研究
李思怡: 李思怡,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中医精准科普图画制作的研究
潘华峰: 潘华峰,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研究。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