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媒介接触、社会网络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
报告字数:12654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
那些遭受环境伤害的群体会是沉默的大多数吗?基于2014年在西北四省县(区)对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在经历环境危害后,有62.5%的人会进行各类的环境抗争行为,只有37.5%的人选择沉默。通过二分类逻辑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媒介接触在农村居民的环境抗争中起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传统媒介的“接触强度”和新媒介的“信任度”对农村居民的环境抗争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以往在城市居民环境抗争中有着积极影响的社会网络在农村居民的环境抗争中则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
那些遭受环境伤害的群体会是沉默的大多数吗?基于2014年在西北四省县(区)对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在经历环境危害后,有62.5%的人会进行各类的环境抗争行为,只有37.5%的人选择沉默。通过二分类逻辑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媒介接触在农村居民的环境抗争中起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传统媒介的“接触强度”和新媒介的“信任度”对农村居民的环境抗争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以往在城市居民环境抗争中有着积极影响的社会网络在农村居民的环境抗争中则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随着乡村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同的媒介接触及其信任度是造成环境抗争或沉默行为选择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
>>
作者简介
卢春天: 卢春天,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赵云泽: 赵云泽(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李一飞: 李一飞,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