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里所说的“中古文学”,与日本学术界常用的“中世纪”有点相近。中国学术界一般认同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把中古文学理解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曹魏文学最辉煌的时代是汉末建安二十五年间;而建安文学的兴盛又不仅仅是在建安年间突然出现,而是东汉以来渐渐演变而成的。所以,研究中古文学至少应当从东汉做起。陆侃如先生认为魏晋时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玄学思潮,而扬雄堪称玄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所以他编《中古文学系年》从公元前53年扬雄生开始。其实,刘师培心目中的中古文学,范围可能...
这里所说的“中古文学”,与日本学术界常用的“中世纪”有点相近。中国学术界一般认同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把中古文学理解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曹魏文学最辉煌的时代是汉末建安二十五年间;而建安文学的兴盛又不仅仅是在建安年间突然出现,而是东汉以来渐渐演变而成的。所以,研究中古文学至少应当从东汉做起。陆侃如先生认为魏晋时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玄学思潮,而扬雄堪称玄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所以他编《中古文学系年》从公元前53年扬雄生开始。其实,刘师培心目中的中古文学,范围可能还要广泛一些。尹炎武在《刘师培外传》中称:“其为文章则宗阮文达文笔对之说,考型六代而断至初唐,雅好蔡中郎,兼嗜洪适《隶释》、《隶续》所录汉人碑版之文。”2304850这段话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刘师培的中古文学史观念,实际是指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他另外一部专著就叫《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今天所说的“汉魏六朝文学”,包括北方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代文学。我赞同这种观点,但是,我的中古文学概念,下限可能要到晚唐。我划分中古文学的重要依据,就是文字载体纸张的发明、运用、抄写。通常认为,纸张的发现,至少可以上溯到西汉,这可以作为中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