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我国保护地建设与生态红线
报告字数:29089字 报告页数:42页
摘要
导 读:历经60余年的实践和发展,我国自然保护体系逐步完善。在保护地方面,形成了由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文化遗产、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特别保护海岛等组成的保护地体系。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分区分类管控政策的持续推进,2011年,我国首次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这一国家生态保护战略,2015年,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正式启动,两大举措进一步丰富了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显著推进了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进程。就学术研究...
>>
作者简介

高吉喜: 高吉喜,博士,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致公党中央环境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区域生态、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国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模式、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工作。

徐梦佳: 徐梦佳,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生态系统修复。

许佳宁: 许佳宁,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研究领域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

邹长新: 邹长新,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控、区域生态安全、生态承载力评估与预警。

张建亮: 张建亮,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