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吃馍的人或许有那么一部分,不关心也不知道馍是用什么东西做的。说到麦子也许知道它是一种粮食作物的人多一点,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了解麦子。在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那一阵子,从城里到农村的青年,不乏把麦苗当“韭菜”认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麦子为让人活命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麦秸秆,也为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做出过贡献。麦秆埋进土里可以疏松土壤,它更多的是被人们当作生活的燃料,特别是在江汉平原,这里没有天然气、液化气,更没有森林和煤炭,人们因生活所...
吃馍的人或许有那么一部分,不关心也不知道馍是用什么东西做的。说到麦子也许知道它是一种粮食作物的人多一点,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了解麦子。在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那一阵子,从城里到农村的青年,不乏把麦苗当“韭菜”认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麦子为让人活命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麦秸秆,也为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做出过贡献。麦秆埋进土里可以疏松土壤,它更多的是被人们当作生活的燃料,特别是在江汉平原,这里没有天然气、液化气,更没有森林和煤炭,人们因生活所需,用来烧火做饭的燃料大多是禾秆。那时,早晚,从农家冒出来的缕缕炊烟,在农家屋后宛如山峦的树影冉冉上升,随风飘荡,平添一道乡村美丽风景的也有麦秸秆的一份功劳。麦秸秆还有一项重大的用处——编草帽。那时候的麦秸秆,有如“洛阳纸贵”,长时间被农村人和手工业者珍惜和宠爱。然而,现在提到麦秸秆,人们更多的是不以为意,或许还有些头疼。人们不再用它当燃料,也不再用它作肥料,更不会用它来作为工业材料。一到夏天收割的季节,麦秸秆堆积如山,阻塞道路,人们出行都不便。农人往往为无法处理这些麦秸秆而头疼,干部也因不知道怎么处理它而焦虑。当今,露天焚烧秸秆也是违
<<
>>
作者简介
余书林: 余书林(1953~),笔名愚拙,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潜江市作协副主席。在《长江文艺》《芳草》《福建文学》《湖南文学》《通俗小说报》《广西文学》《雨花》《飞天》《星火》《红豆》《西湖》《短篇小说》《青年作家》《文学港》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300多篇。主要中、短篇小说有《女“村人大”代表》、《万家香火》、《衣食父母》(中篇)、《邻里》、《女房东》、《相牛者》、《挑担子剃头佬》(短篇),多篇作品被选入选刊、选集、年选并获奖。出版有小小说集《蛇缘》、长篇小说《天灾》和《荒湖》。电影剧本《女“村人大”代表》《一头失业的驴》分别获得首届和第三届“曹禺杯优秀剧本征集评选活动”优秀剧本奖。电子邮箱:282380016@qq.com。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