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电视娱乐化背后的技术隐喻:工具形式与话语的表达
  • 报告作者:乔新玉
  • 报告字数:41397 字
  • 报告页数:44 页
  • 所属图书:电视娱乐化转向
  • 所属丛书: 明伦新闻传播学研究... 订阅
  • 图书作者:乔新玉
  •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现代大众传播技术的出现扩大了人类传播活动的规模和能力,导致大众传播业的兴起,使得人类自古就有的传播活动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主要形态。技术的进步为社会的景观化提供了基础。无论是地铁、橱窗广告、手机、电脑还是电视,它们以视觉刺激的形式,成为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靓丽风景。这道风景,在极大地美化、便捷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文化:媒介工具本身虽然没有喜好,但是在话语表达方面有优劣势。强势媒介工具在运营过程中“趋优避劣”的做法,将会通过传递文化中的一部分,而遮蔽另外一部分,从而改变整体文化。
>>
作者简介

乔新玉: 河南焦作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讲师,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2015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批评与文化,尤其专注于电视、新媒体传播等领域的研究。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