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界定了共享出行的概念、分类,分析了其在国外的发展轨迹及国外城市交通中的共享出行应用案例。城市交通大体可分为自主使用交通工具和接受公共交通服务实行空间位移两类模式,欧美国家的交通以第一类模式为主,“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车轮上的国家”是其写照;我国以第二类模式为主,如何提高民众500米内及更短距离到达公交站点的比例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两类模式是不同经济、文化背景和地理条件下的选择,有其必然性。但两类模式弊端和优势明显,由此,具有提高资源效率共性...
本文界定了共享出行的概念、分类,分析了其在国外的发展轨迹及国外城市交通中的共享出行应用案例。城市交通大体可分为自主使用交通工具和接受公共交通服务实行空间位移两类模式,欧美国家的交通以第一类模式为主,“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车轮上的国家”是其写照;我国以第二类模式为主,如何提高民众500米内及更短距离到达公交站点的比例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两类模式是不同经济、文化背景和地理条件下的选择,有其必然性。但两类模式弊端和优势明显,由此,具有提高资源效率共性基础的取长补短的新交通模式诞生——共享出行。未来共享出行将发展为出行即服务。但欧美、我国固有的两类交通模式仍在各自的出行即服务的模式中占主导地位,我国的出行即服务仍以公共交通为主,共享出行进化为按需乘车而成为辅助公共交通服务。
<<
>>
作者简介
张一兵: 张一兵,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