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9年,协调程度、社会发展和生态活力指标均与综合评价(ECI)高度正相关,环境质量与ECI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转移贡献与ECI相关性不显著。这初步说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心,是促进协调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健康。目前,环境质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尚不相符;各省份之间在粮食、水资源、能源和人口等方面的转移贡献各有千秋,因此对其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的影响不明显。生态活力与其他二级指标之间均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性,这说明该指标有良好的独立性,生态活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
2009年,协调程度、社会发展和生态活力指标均与综合评价(ECI)高度正相关,环境质量与ECI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转移贡献与ECI相关性不显著。这初步说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心,是促进协调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健康。目前,环境质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尚不相符;各省份之间在粮食、水资源、能源和人口等方面的转移贡献各有千秋,因此对其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的影响不明显。生态活力与其他二级指标之间均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性,这说明该指标有良好的独立性,生态活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均有一定促进作用。转移贡献也是一个独立性良好的指标,除了与社会发展有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二级指标相关性均不显著。虽然转移贡献对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整体影响不直接,但它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这说明,作出了较多转移贡献的省份,本省份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反之,那些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整体上依赖其他省份为其作出贡献。因此,为了统筹不同省域的协调发展,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作出了巨大转移贡献的省份加强补偿。环境质量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在
<<
>>
作者简介
杨志华: 无
吴明红: 男,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和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林业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中长期项目,参与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等多项课题。“生态文明绿皮书”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主要编撰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