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不仅是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也是影响国外民众的重要媒介。尽管可以通过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评估中华文化产品在海外的影响力,但贸易额只能反映文化影响力的一个方面。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产品的认知和态度需要通过问卷的方法深入调查。为此,课题组从文化产品消费者市场调查视角调查了受访者对中华文化产品的认知和态度、购买行为、购买渠道、购买意愿,对中华文化产品品牌的认知和态度。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2013年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本次...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品不仅是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也是影响国外民众的重要媒介。尽管可以通过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评估中华文化产品在海外的影响力,但贸易额只能反映文化影响力的一个方面。海外民众对中华文化产品的认知和态度需要通过问卷的方法深入调查。为此,课题组从文化产品消费者市场调查视角调查了受访者对中华文化产品的认知和态度、购买行为、购买渠道、购买意愿,对中华文化产品品牌的认知和态度。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在2013年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本次调查对个别选项进行了微调:传统的纸质期刊日益式微,因而被删除;音像制品改为音乐;增添了功夫/太极拳。购买过中华文化产品件数的下拉菜单由原来的0~15件,改为0~100件;购买的渠道由三条增加了选项“托朋友从中国购买”;购买中华文化产品的意愿由11级量表改为5级;对中华文化产品的品牌进行了较大调整,中华文化年/月/日、《少林雄风》和《云南映象》落选;保留了孔子学院、北京同仁堂、北京全聚德烤鸭、北京故宫博物院、欢乐春节;在俄、德、日保留了中华文化中心;在非伊斯兰国家保留了茅台酒;增加了中央电视台、华为手机、景德镇瓷器、博鳌论坛、淘宝等新
<<
>>
作者简介
尚会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国际关系、心理文化学、国际政治理论、日本社会与文化、南亚社会与文化。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