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蓉e行”,交通容易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的城市交通治理创新
报告字数:18776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
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催生了“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使得“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可能。当前地方政府治理以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页、App等为中介引入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拓宽了民众参与的渠道,不仅提高了政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也提升了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于城市车辆增长快速而交通警力增长过缓,传统城市交通治理存在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率低、交通安全设施更换不及时、线下办理违章业务效率低等问题。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积极探索城市交通治理新模式,携...
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催生了“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使得“互联网+政务服务”成为可能。当前地方政府治理以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页、App等为中介引入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拓宽了民众参与的渠道,不仅提高了政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也提升了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由于城市车辆增长快速而交通警力增长过缓,传统城市交通治理存在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率低、交通安全设施更换不及时、线下办理违章业务效率低等问题。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积极探索城市交通治理新模式,携手腾讯、百度、蚂蚁金服、京东、滴滴等知名企业,发起建立全国首个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蓉e行”,使普通民众通过该平台即可成为“电子警察”,实现一键举报交通违法行为、上报交通设施故障等。“蓉e行”平台作为城市交通治理的新尝试,其有效的落地还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服务容量的提升、管理机制的健全作为保障。目前,“蓉e行”在交通治理领域的应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才能实现交通“容易行”。本案例通过描述成都“蓉e行”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探究“蓉e行”在城市交通治理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
>>
作者简介
马珂: 四川巴中人,200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为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管理,出版专著2部,在《中国行政管理》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其他各类课题多项,撰写的多篇政策咨询报告获省级政府部门采纳。
谢小芹: 四川南充人,2015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现为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大城市治理、基层治理和精准扶贫等,出版专著1部,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人文地理》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各1项,撰写的多篇政策咨询报告获省市级领导肯定与批示。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