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定价模型与因子投资研究》 理论基础与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报告字数:19215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
无论是现代金融学还是行为金融学都以风险和收益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金融研究和实践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风险因子是联系风险和收益的纽带,无论是从理论推导出的CAPM和APT,还是从实证数据归纳出的FF3、C4和FF5模型,无一例外反映的是风险因子与投资组合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因子理论的研究主要就是对各种风险因子和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传统多因子模型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和固定区间的数据集,其中隐藏了很多缺陷,包括数据选择偏差、数据不满足线性回...
无论是现代金融学还是行为金融学都以风险和收益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金融研究和实践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风险因子是联系风险和收益的纽带,无论是从理论推导出的CAPM和APT,还是从实证数据归纳出的FF3、C4和FF5模型,无一例外反映的是风险因子与投资组合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因子理论的研究主要就是对各种风险因子和多因子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传统多因子模型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和固定区间的数据集,其中隐藏了很多缺陷,包括数据选择偏差、数据不满足线性回归的古典假设、单一时间尺度数据无法反映多个频率交易信息等。本章首先从梳理风险因子与因子投资的理论基础开始,将风险因子的种类进行划分,并通过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详细解释不同因子的收益来源,进而对因子模型及相关理论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推导,最后归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
作者简介
李博: 李博,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商学院院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计量方法、资产定价理论与量化投资,曾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