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1年12月独联体的建立和苏联的解体正式宣告了俄罗斯与外高加索三国国家间关系的建立,彼此间不再是苏联时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个外高国家的独立令俄罗斯失去了苏联时代在外高加索的立足点,边境后撤至高加索山脉。高加索山脉全长1200公里,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成为俄罗斯与外高加索间明显的分割线。这一山脉的山体宽度约200公里,在地理上将俄罗斯南下的通道隔断。历史上,为消除高加索山脉对自身南下扩张的阻碍,沙俄与土耳其和伊朗围绕外高地区展开了长期的...
1991年12月独联体的建立和苏联的解体正式宣告了俄罗斯与外高加索三国国家间关系的建立,彼此间不再是苏联时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个外高国家的独立令俄罗斯失去了苏联时代在外高加索的立足点,边境后撤至高加索山脉。高加索山脉全长1200公里,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成为俄罗斯与外高加索间明显的分割线。这一山脉的山体宽度约200公里,在地理上将俄罗斯南下的通道隔断。历史上,为消除高加索山脉对自身南下扩张的阻碍,沙俄与土耳其和伊朗围绕外高地区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最终将该地区并入俄帝国版图,为俄罗斯的南下战略建立了关键的跳板。俄罗斯控制了外高地区,也就拥有了对土耳其和伊朗发动战争的便利条件,摆脱了北高加索山脉对其扩张的阻碍。俄在外高的存在此后一直成为土耳其和伊朗的梦魇,而事实上俄罗斯也确实多次经此南下对这两国发动战争。十月革命后,外高三国都曾短暂的独立过,但很快又重新并入苏联之中,成为其加盟共和国。在苏联与西方抗衡的数十年中,外高地区是苏联南翼的重要战略地带,既是苏联威慑土耳其的重要阵地,又是南下进入中东的最便捷通道。因此,外高三国虽然面积都不大,但由于位于地势险要的高加索山脉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