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劳动分工、技术进步与劳动教育
  • 报告作者:王星
  • 报告字数:11574 字
  • 报告页数:12 页
  • 所属图书:劳动教育评论(第2辑)
  • 图书作者: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劳动分工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研发型劳动和生产型劳动是劳动分工的两种基本类型。所有研发型劳动必须和车间的生产型劳动结合起来,并且在劳动过程中密切互动,才能够真正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在中国,制造业劳动过程中的研发型劳动与生产型劳动之间存在一定的断裂,这种断裂会阻碍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传播和反馈,进而对国家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消极影响。消除研发型劳动与生产型劳动分工的鸿沟,推进二者的融合,不仅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更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需的配套制度保障。
>>
作者简介

王星: 王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