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9年,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14.5%左右。从产业结构来看,长三角以种植业为主,渔牧业并重,渔业和服务业对全国农业经济的贡献度相对较高;从产出效率来看,长三角地区的谷物和油菜籽的土地产出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江浙两省;从农业现代化水平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机械化和设施化程度相对较高,基本实现机械化,八成以上的耕地为可灌溉地,上海和江苏表现突出;从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长三角地区耕地面积有所下降,粮食产量...
2019年,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14.5%左右。从产业结构来看,长三角以种植业为主,渔牧业并重,渔业和服务业对全国农业经济的贡献度相对较高;从产出效率来看,长三角地区的谷物和油菜籽的土地产出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三角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江浙两省;从农业现代化水平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机械化和设施化程度相对较高,基本实现机械化,八成以上的耕地为可灌溉地,上海和江苏表现突出;从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长三角地区耕地面积有所下降,粮食产量仍维持在高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年下降,农业从业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相对稳定。2020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将继续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继续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坚持绿色生态和特色发展导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
<<
>>
作者简介
戴伟娟: 戴伟娟,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