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报告通过在主要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和职能机构官方网站上的关键词检索,进行持续追踪,考察2016年3月1日我国反家暴法实施以来媒体报道的特点。研究发现,信息发布量呈下降趋势,只有民间公益平台的信息发布量略有增加,新闻媒体和妇女组织的信息发布量各约占42%;其他有反家暴职责的国家机构和群众团体的反家暴信息的占比少于2%。反家暴信息中占压倒性多数的是宣教性的。被报道的家暴个案中有80%以上发生在城市,受害者多为亲密关系中的妻子。对未成年人的家暴有一定报道,但对老人、残障人、...
本报告通过在主要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和职能机构官方网站上的关键词检索,进行持续追踪,考察2016年3月1日我国反家暴法实施以来媒体报道的特点。研究发现,信息发布量呈下降趋势,只有民间公益平台的信息发布量略有增加,新闻媒体和妇女组织的信息发布量各约占42%;其他有反家暴职责的国家机构和群众团体的反家暴信息的占比少于2%。反家暴信息中占压倒性多数的是宣教性的。被报道的家暴个案中有80%以上发生在城市,受害者多为亲密关系中的妻子。对未成年人的家暴有一定报道,但对老人、残障人、重病人、孕产妇的特殊保护措施未见报道,性少数群体遭遇的家暴在媒体中几乎不可见。反家暴措施中,得到最多报道的是人身安全保护令。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遵循反家暴法的要求,重视反家暴的媒体报道和信息发布,各级政府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应该对此加以督促。
<<
>>
作者简介
冯媛: 冯媛,为平妇女权益机构共同发起人,汕头大学文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别和发展、性别和传媒、对妇女的暴力与妇女赋权。
曹苧予: 曹苧予,为平妇女权益机构研究员,现为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项目专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工作及妇女社会工作。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