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三五”期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成就斐然,给予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20年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持续深化完善,全面支撑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助力诉讼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审判执行核心业务质效提升、司法管理更加科学精准规范,推动法院投身社会治理,应对疫情大显身手,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已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在制度设计、标准引领、功能优化、大数据运用、安全防护、宣传引导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未来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应严格按照《“十四五”期...
“十三五”期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成就斐然,给予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20年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持续深化完善,全面支撑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助力诉讼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审判执行核心业务质效提升、司法管理更加科学精准规范,推动法院投身社会治理,应对疫情大显身手,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已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在制度设计、标准引领、功能优化、大数据运用、安全防护、宣传引导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未来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应严格按照《“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工作布局和整体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引领世界互联网司法创新潮流,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
>>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 项目组负责人:田禾,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吕艳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研究员。项目组成员:王小梅、王祎茗、车文博、冯迎迎、刘雁鹏、米晓敏、胡昌明、洪梅、栗燕杰等(按姓氏笔画排序)。执笔人:王祎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田禾。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