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逻辑
  • 报告作者:赖德胜
  • 报告字数:2991 字
  • 报告页数:6 页
  • 所属图书:美好生活经济学:摆脱焦虑,实现...
  • 图书作者:赖德胜
  • 出版日期:2021年02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已经写进了国家法律和党的文献中。均衡原本是个物理学概念,后来被引入经济学分析中,因此,在当下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它更多的是个经济学概念。为什么进入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的发展要强调均衡?最近读翟博同志的新著《教育均衡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版),深感其有内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概括来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逻辑有四点:一是教育的经济价值大为提高;二是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塑;三是教育不均衡现象严重;四是具备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能力。
>>
作者简介

赖德胜: 1965年1月生于江西省安远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力市场、就业与收入分配等。曾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现兼任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