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后,他的著作仍然吸引着全世界的兴趣。71574860尽管有这样的揣测——苏联解体后马克思的读者会减少,但是,马克思的生平和著作仍然吸引着许多人的关注,例如社会科学家、工会会员、激进的反资本主义或环保主义者等。我很幸运,在大学里见证了这种兴趣的复兴:学生们强烈要求开设与马克思著作相关的各种课程,这些课程常常人数爆满,课堂讨论活跃。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譬如社会科学领域一些优秀著作的出版,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的那些杂志的持续成功,都...
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后,他的著作仍然吸引着全世界的兴趣。71574860尽管有这样的揣测——苏联解体后马克思的读者会减少,但是,马克思的生平和著作仍然吸引着许多人的关注,例如社会科学家、工会会员、激进的反资本主义或环保主义者等。我很幸运,在大学里见证了这种兴趣的复兴:学生们强烈要求开设与马克思著作相关的各种课程,这些课程常常人数爆满,课堂讨论活跃。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取得长足进步,譬如社会科学领域一些优秀著作的出版,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的那些杂志的持续成功,都表明了这一点。虽然以上这些很重要,但它们的成功与二三十年前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活力和影响力相去甚远。今天,不平等和剥削在很大程度上被“市场”这一意识形态和对“全球化”的空洞讨论所遮蔽。这些转换和西方政府政策的变化,尤其是其中与教育和研究相关的资金上的限制,对学术兴趣和学生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看起来,虽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上有许多事情可做,但是,更为重要、更加持久的成就取决于在大学之外的社会运动的成功。很显然,限制对既有社会安全网的侵蚀,提高全球范围内权力和收入的分配,限制金融利益以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影响,在日益恶化的环
<<
>>
作者简介
〔英〕阿尔弗雷多·萨德-费洛(AlfredoSaad-Filho): 阿尔弗雷多·萨德-费洛(Alfredo Saad-Filho) 英国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伦敦国王学院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曾在巴西、加拿大、日本、莫桑比克、瑞士和英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并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担任高级经济事务干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新自由主义批判、劳动价值论及其应用等。著有《马克思的价值: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2002),合著《马克思的〈资本论〉》第四版(2004)、《促进增长、就业和减贫的经济政策:以赞比亚为例》(2007)等,主编《反对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导论》(2003)、《新自由主义:批判读本》(2005)等。
周丹: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系中央实施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修订组主要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青年学者”、团中央“青马工程”全国班学员,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2020)。曾挂职任甘肃民勤县委副书记(2018—2019)。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价值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研究》(2015)、《现时代的精神境遇》(2013,合著,荣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译著《马克思的价值: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2021)。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40余篇,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红旗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摘编。
孔祥润: 哲学博士,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古希腊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出版译著两部:《〈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2018)、《哲人-王:柏拉图〈王制〉的论证》(2020)。
王月: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