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从经济发展主义到社会发展主义:社会政策变革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
摘要
中国发展模式尤其是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这一点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10年,成为中国学界和政界的一个共识。至于转型的方向,大体上也清晰可见。既有经济发展模式主要靠投资推动和外需拉动,而在投资推动中政府主导型投资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政府呈现出发展型政府的特征,中国的发展模式呈现出发展主义的特征。[1]毫无疑问,发展模式转型的核心就是增大国内民间投资和民间消费占总投资和总消费的比重。其中,居民潜在消费需求如何释放,并使中国最终走向消费大国,就成为转型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2]毫无疑问,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潜力是巨大的。问题在于,究竟是哪些因素阻碍了潜在的消费需求变成现实的消费?对此,经济学视角的讨论非常详尽。然而,有关的讨论很少注意到社会政策的重要性,忽视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不大关注社会体制变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尽管多数经济学家也会在有关讨论中提及一下社会保障体系的巩固和完善,但这方面的思考基本上处于边缘性的位置,也仅仅起到工具性而不是战略性的作用。社会政策研究者亦极少参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讨论。然而,人
>>
作者简介

顾昕: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高级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医疗卫生政策、公共财政、发展主义、治理理论等。已出版专著《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2006年,与高梦滔、姚洋合著)、《走向全民医保:中国新医改的战略与战术》(2008年)、《中国社会安全网的制度建设》(2008年)、《全民医保的新探索》(2010年)、《新医改的公益性路径》(2012年)等,并发表大量中英文论文。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