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社会政策支出的配置机制和流向结构
摘要
中国公共财政长期被诟病的一大结构性问题是社会政策诸领域中的政府支出,即国际文献通称的“社会支出”(social spending),或在中文语境中可称之为“社会政策支出”,占公共支出总额的比重偏低。[1]然而,这种现象自2005年以来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尤其是在2013年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新时代,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用于社会政策支出的份额,到2018年达到16.7%,比2004年的8.3%翻了一番。从社会政策支出的总体规模上看,中国尽管依然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但已经超过了韩国的水平,而且远远超过了亚洲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参见第五章和第六章)。除了总体规模,社会政策支出的结构也值得进一步加以考察,这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配置机制(the mechanisms of allocation),即以何种方式将社会支出递送给受益者;二是配置结构(the structure of allocation),即社会支出花在了哪些社会项目(social programs)或社会部门(social sectors)。配置机制与配置结构的不同,一方面呈现出社会发展的不同治理模式,另一方
>>
作者简介

顾昕: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高级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医疗卫生政策、公共财政、发展主义、治理理论等。已出版专著《诊断与处方:直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2006年,与高梦滔、姚洋合著)、《走向全民医保:中国新医改的战略与战术》(2008年)、《中国社会安全网的制度建设》(2008年)、《全民医保的新探索》(2010年)、《新医改的公益性路径》(2012年)等,并发表大量中英文论文。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