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2000~2017年中国慈善基金会:需求逐渐显现,发展模式有待探讨
摘要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我们重新理清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定位,即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多元参与和发展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非营利组织,慈善基金会的发展,不论是在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调节社会贫富差距,还是在推动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完善国家治理体制上,均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较短,经验欠缺,在慈善基金会组织管理和运作过程中均存在许多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中国公益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会阻碍慈善基金会作为“第三部门”发挥其协调或补充政府不足的作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从内部来看,中国慈善基金会机构定位不明确,设立慈善基金会的动机不尽相同,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较低、公开度和透明度低,组织公信力建设薄弱,慈善基金会“造血功能”不足;从外部环境制约来看,政策法规不完善,行业自律建设缺位,社会监督与舆论环境不成熟,社会民众慈善文化教育缺乏,财税优惠政策不明晰。这些现实困境使得慈善组织的发展受到制约,其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本报告针对破解慈善基金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困境、充分发挥慈善基金会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等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内部能力建设与组织发展和外部制度建
>>
作者简介

曾祥霞: 曾祥霞,国际认证私人银行家(CPB),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