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2020年中国卫生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探索与方向
报告字数:10862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
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吸引和保留优秀卫生人才、提高工作绩效、最终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适应卫生行业特点的卫生人事薪酬制度是中国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国卫生人才薪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卫生人员的薪酬水平偏低、不同岗位卫生人员的薪酬水平差别较大、医务人员收入与业务创收挂钩、激励机制方向偏离。2009年以来,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实施绩效工资等改革措施,切断了医疗机构收入与药品收入之间的联系,改变了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筹资机制。各地在优化公立医院薪酬结构、合理...
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吸引和保留优秀卫生人才、提高工作绩效、最终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适应卫生行业特点的卫生人事薪酬制度是中国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国卫生人才薪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卫生人员的薪酬水平偏低、不同岗位卫生人员的薪酬水平差别较大、医务人员收入与业务创收挂钩、激励机制方向偏离。2009年以来,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实施绩效工资等改革措施,切断了医疗机构收入与药品收入之间的联系,改变了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筹资机制。各地在优化公立医院薪酬结构、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推进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改革、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以及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后的卫生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不断提高卫生人员的薪酬水平,改进激励机制,将短期激励逐步转化为长期激励。
<<
>>
作者简介
刘晓云: 刘晓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政策与卫生体系、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