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案例分析——以太原市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为例
报告字数:13754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
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阵地。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的有力保障,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通常面临着产业和能源结构单一、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和水平低、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因此,找出制约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瓶颈、探寻其深层原因,并为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设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
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阵地。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的有力保障,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通常面临着产业和能源结构单一、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和水平低、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因此,找出制约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瓶颈、探寻其深层原因,并为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设计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中国现有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基于此设计了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和路径,并以“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案例对提出的框架和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认为,推动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首先实现创新驱动的城市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理念、关键技术、政策体制、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创新,驱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转型升级,以“增长、生态、低碳、宜居、幸福”为主题,全面关注产业支撑、生态保护、能源利用、城市综合功能提
<<
>>
作者简介
汪涛: 汪涛,博士,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可持续发展。
张家明: 张家明,博士生,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城市韧性与风险管理。
刘炳胜: 刘炳生,博士,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可持续建设管理与政策、资源环境管理。
陈培忠: 陈培忠,太原市科学技术局,三级调研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