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展报告(2010)》(私募市场蓝皮书)缘于北京大学曹和平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布兰·莱特(Brian Wright)教授联合课题组2006年10月在中国的一次调查。起初的目的是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主持的国际政策对话机制(Initiative for Policy Dialogue)——中国行动小组六个调研项目中的一个——中国产权市场研究[1]做准备。两位主持人在调研中发现,在中国几百家实点性质的产权市场(spot property exchan...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展报告(2010)》(私募市场蓝皮书)缘于北京大学曹和平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布兰·莱特(Brian Wright)教授联合课题组2006年10月在中国的一次调查。起初的目的是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主持的国际政策对话机制(Initiative for Policy Dialogue)——中国行动小组六个调研项目中的一个——中国产权市场研究[1]做准备。两位主持人在调研中发现,在中国几百家实点性质的产权市场(spot property exchanges)发展的同时,私募股权市场同样方兴未艾。由此产生了撰写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展报告的最初设想。《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展报告》2011年卷将要出版了。抚卷细思,感慨良多。序惯性地出版私募市场发展蓝皮书,功用与目的何在呢?蓝皮书顾名思义,以作者管窥,其功用在于从理论认知角度综合性地反映行业年度发展现状、样本实绩和潜存趋势;其目的在于累积一个合适年度的理论认知,在多方探讨有时甚至是拷问的条件下为行业决策。比如说白皮书,抑或为企业决策,比如说咨询书提
<<
>>
作者简介
曹和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产权与PE市场研究课题组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供应链研究中心顾问,广州市金融咨询决策专家委员,云南省政府经济顾问,航天高新创业投资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金融(Development Finance)。 1986~1991年间先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农研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工作。1991~2002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中西部科技协会学习、工作。2001~2004年任美国亚洲经济研究委员会会刊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中国区)编辑。2002~2004年底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兼北京大学环境经济系主任、北京大学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2004年12月至2008年3月,任云南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部委委托项目多项。2006年以后,与美国伯克利大学Brian Wright教授共同参加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Joseph.Stiglitz主持的“中国行动小组”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新制度设计模型”、“中国产权市场发展研究”部分。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