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灌输与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摘要
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界定众说纷纭,可谓见仁见智。在这种背景下,简单地提出一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新看法,只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带来更大的混乱,而无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们认为,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对问题本身或元问题加以反思,也就是对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事物本质的思路与方法加以研究。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既然要解答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具体要义,那么就无可辩驳地应将考究视角的选择和探索思维的推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这一专业术语紧密地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赋予本质的双重含义:一是指普遍的东西(共相),二是指“种的属”个别的东西(这个),即第一实体。这两者反映了人们对待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态度:前者重普遍性规律的追求,而后者则重个体性的人生意义的追求。双重本质意味着把握事物本质的两种不同路径、方法和视角。因此,应当用把握事物本质的两种不同路径、方法和视角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本文就从本质的哲学意蕴及把握路径出发,批判地考察已有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基本思路,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阐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
>>
作者简介

李基礼: 法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社会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