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的法治文化建设
  • 报告作者:李林
  • 报告字数:39441 字
  • 报告页数:42 页
  • 所属图书:迈向法理社会
  • 所属丛书: 法学所60年学术精品... 订阅
  • 图书作者:胡水君
  •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我国古汉语中,已有“文”和“化”二字。例如,《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把“文”与“化”二字在一段话中同时使用的,较早见诸战国末年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可追溯到西汉的《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一,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与“武力”相对的教化,与当今中国使用的“文化”概念的含义不尽相同。古汉语中的“文化”概念,本义是指“文治”与“教化”。据学者研究,我国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英文、法文都写作culture,是舶来品,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而“culture”一词是从拉丁文“cultura”演化来的,拉丁文cultura的原始含义是“耕作”,后来用于指称人工的、技艺的活动及其成果,还进一步扩展为风俗习惯、文明制度等。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们总体上把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来理解。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
>>
作者简介

李林: 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