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内涵、形成及历史演变
  • 报告作者:余冬林 傅才武
  • 报告字数:11849 字
  • 报告页数:16 页
  • 所属图书: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 图书作者:《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
  • 出版日期:2022年04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鸦片战争以前,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以农耕文化为主体,始终深蕴着一种执着的本位精神,它曾经多次受到游牧文化、海洋-工商业文化的冲击,但它都是单向性地汲纳和同化游牧文化与海洋-工商业文化,却并未造成双向性的优化、组合。也就是说,虽然它广为吸收外来文化,但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入分析了中国土地所有制、经济结构和东方专制制度及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根源和成因后,也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一块“活化石”,过着“停滞的社会生活”,其木乃伊论更是众人皆知,“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鸦片战争以后,处于高势位的欧美文化全方位地冲刷着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堤岸,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中国社会在一群先进分子的呼吁和引领下步履艰难地进行着物态、制度以及观念的变革。中国固有的各种知识资源,经过精英阶层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自主性的力量。在这种自主性的中国力量推动下,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先后历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情形下,最终在马克
>>
作者简介

余冬林: 余冬林,男,湖北浠水人,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傅才武: 傅才武,男,湖北崇阳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