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我国技术创新的历史依据及阶段划分
  • 报告作者:赵茂
  • 报告字数:15040 字
  • 报告页数:20 页
  • 所属图书:中国技术创新的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 图书作者:赵茂
  • 出版日期:2022年02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需要选择适宜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方式。《“十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力争进入创新强国行列,提高技术能力需要通过后发优势(技术模仿、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来实现。从我国的技术发展历史来看,1949年以来,技术创新的阶段性就显得尤为明显,路径选择表现为技术模仿、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三足鼎立的状态。对于一个国家、一家企业,其在任何一个阶段都存在技术模仿、模仿创新、自主创新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因为技术发展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考虑到技术创新的差异性,结合中国的实践现实,本文主要基于研究文献以及中国的技术发展历史,对于中国技术创新阶段进行划分,并研究各个阶段的技术创新特点、金融发展在各个阶段的融合情况,以此为后文研究金融发展对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的传导路径奠定基础。
>>
作者简介

赵茂: 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农村经济等。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云南省科技厅2021年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云南省社科联2019年社会智库项目等,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SSCI文章2篇,CSSCI期刊文章10余篇;主持软件著作登记权3项。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