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非公益性捐赠行为激励的理论框架
报告字数:14334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
中国企业非公益性捐赠行为激励研究应以达成各方利益最大化(经济利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宗旨,其结果是政府和企业围绕相互合作关系形成的利益博弈和政策妥协,并确定双方共同接受的激励方式,这是一种理性的激励方式选择。J.斯蒂格勒在其分析模式中首先认定了两个假定前提……第二个前提是政府管制机关将选择最能使其效用最大化的行动方案,即管制机构会做一种理性的(政策)选择。就本研究所涉及的企业慈善领域而言,中国慈善事业长期以来一直表现为以国家意志为核心的“政府慈善”模...
>>
作者简介

朱锦程: 江苏南京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元智大学人文社会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企业慈善和文化治理等。先后在《社会科学战线》《福建论坛》和《学术论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